廣東華雷金屬:從內卷紅海殺向歐洲藍海,獨立站+Google破局外貿
面對國內金屬制造市場的增長瓶頸,廣東華雷金屬制造有限公司營銷總監胡志坤道出了許多制造企業的共同困境:“我們深耕內貿20年,在空氣能熱風、制冷等家具行業環境定制領域積累了深厚經驗,但逐漸觸達了業務天花板?!?/strong>
當國內競爭日益激烈、利潤空間不斷壓縮,這家擁有21年技術沉淀的一站式數控鈑金制造專家,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的新藍海。
1、外貿初探:傳統平臺的流量之困
2024年初,華雷金屬正式開啟外貿征程。初期依托阿里巴巴、中國制造網等平臺,雖獲得部分流量,卻面臨持續性差、客戶精準度低的難題。
“平臺流量像潮水,來得快退得也快,難以鎖定真正匹配我們高端定制能力的大客戶?!?/strong>胡志坤坦言。
正當團隊為如何突破流量困局焦慮時,制造業升級的海外政策東風讓華雷看到了機遇——歐洲多國正大力扶持本土制造業技術升級,這正是中國精密鈑金制造企業的戰略窗口期。
華雷金屬選擇與中企動力深度合作,以“技術可視化、服務場景化、交互專業化”為核心策略,打造突破外貿困局的數字引擎:
硬實力可視化:首頁以動態客戶案例視頻為視覺錨點,跨國廠房實拍、精密生產線運作、定制產品制作過程直觀呈現,搭配“年產值1.5億”“先進設備100+”等數據化標語,快速建立國際客戶對規模與響應能力的信任。
技術深度穿透:獨創“技術核心”垂直板塊,清晰解剖從需求對接到定制交付的全鏈路能力,將冷硬的金屬制造轉化為可感知的競爭力敘事。
場景化產品導航:整站通過解決方案反向驅動產品展示,讓歐洲客戶精準定位自身場景所需,極大提升決策效率。
3、歐洲藍海初現:精準客戶與利潤雙升
戰略轉型迅速收獲回報。短短數月,華雷金屬通過獨立站與Google搜索的組合策略,成功切入捷克、土耳其等歐洲新興市場。
“這些通過獨立站來的客戶,需求和利潤空間遠超平臺,”胡志坤強調,“他們清晰了解我們的定制能力,溝通效率高,正是我們想要的優質合作伙伴。”
目前多個客戶已進入打樣、報價階段,標志著華雷在歐洲鈑金制造供應鏈中成功建立“快響應、高精度、強定制”的差異化認知。
4、中企動力:外貿新手的成長伙伴
回顧合作歷程,胡志坤特別肯定了中企動力的關鍵價值:“中企不僅快速響應需求,更主動提供外媒運營等出海建議,讓我們這些外貿小白穩步成長。他們的專業服務,是我們敢從紅海殺向藍海的底氣。”
這種“結果導向+知識賦能”的雙重支持,成為傳統制造企業平滑出海的核心助力。“通過獨立站獲取的外貿客戶,需求匹配度和利潤空間遠超平臺,這也是我們未來深化的方向”。
結語
當國內制造業深陷紅海內卷,華雷金屬的突圍路徑提供了可復制的藍本:以獨立站為數字旗艦,通過專業內容構建全球信任基底;借力Google精準引流,穿透平臺流量壁壘直達目標客戶;憑借技術可視化敘事,將中國制造優勢轉化為國際供應鏈的不可替代性。
從佛山車間到歐洲工廠,這場由獨立站驅動的出海革命,正重新定義中國制造的全球競爭力疆域。